2022年9月14日,由
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、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“2022(第一屆)中國鋼鐵海外發展論壇”于
杭州順利舉行。
在下午的主題大會上,
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任竹倩女士作《全球鋼鐵生產貿易格局變化》的主題演講。
任竹倩指出,今年以來
鋼材價格表現趨弱,國內外市場環境復雜多變,國內經濟已經從中高速增長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,在需求減弱、利潤壓縮、綠色發展低碳降碳等行業發展背景下,鋼鐵工業面臨著迫切需要轉型的時點, “走出去”成為一個很好的機會路徑。
回顧歷史,每一輪經濟的強勁發展必然帶來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,伴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的退潮,鋼鐵消費也會經歷衰退期,并逐步進入安定期。未來,中國鋼鐵消費將進入一個相當長的存量發展階段,同時要素成本競爭力下降、需求強度減弱、氣候及減碳等問題,以及周邊新興國家的鋼鐵工業的發展,將對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產生持續影響。
任竹倩表示,探索中國鋼鐵海外發展的路徑,縱觀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供需環境,未來東南亞、印度等國由于人口紅利、城鎮化率偏低、基礎建設薄弱等,未來鋼鐵消費需求有望持續攀升,給走出去帶來較大的市場空間。而歐美等成熟經濟體供需進入相對穩定階段。
此外,中國鋼鐵企業“走出去”,除了直接出口裝備外,技術和管理都具備“走出去”的潛力。中國已經擁有了全世界50%以上的粗鋼產量,目前的裝備水平以及設備制造水平,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。包括管理水平和人才結構、培養機制,也是最完善的。提倡中國的鋼鐵企業除了原來簡單的買賣生產設備以外,可以更多往海外做技術和管理的輸出。
任竹倩總結認為,放長周期看,仍要對中國的經濟充滿信心。中國鋼鐵消費將在圓弧頂區域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。同時也要看到影響鋼鐵產業布局的核心要素就是資源、物流與能源成本,全球鋼鐵生產地、主要增量地正在發生轉移,未來印度、東南亞鋼鐵產能擴張勢頭將越發明顯。以往鋼鐵生產增量的轉移主要以滿足內需為導向,新一輪轉移或以全球需求為導向,鋼鐵間接出口占產量比重將持續增加。(來源:我的鋼鐵網)